新加坡加密税制和监管制度基础研究(一)
撰文:Carlton,FinTax
一、引言新加坡作为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,长期以来以开放的市场环境、健全的法律体系和高效的监管架构吸引着全球资本与创新力量。近年,随着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,这座城市国家也逐渐成为亚太地区加密资产的重要枢纽。这里不仅汇聚了大量初创公司和国际交易平台,也吸引了机构投资者、技术开发者和政策制定者在此探索数字金融的未来。在多元化市场需求与积极政策支持的推动下,新加坡的加密生态正逐步走向成熟。
根据 Independent Reserve Cryptocurrency Index (IRCI) Singapore 2025 报告,新加坡的加密货币认知度已达历史新高,94% 的受访者了解至少一种加密资产,29% 曾拥有加密资产,其中 68% 的加密投资者持有比特币,46% 曾经或正在持有稳定币,稳定币的实际支付和跨境转账等使用比例已达 53%。此外,57% 的加密资产持有者相信加密行业将在未来实现主流化,58% 的公众呼吁进一步明确政府监管……这些数据共同描绘出一个认知广泛、应用多元且对监管有明确预期的市场。
在此背景下,理解新加坡的加密货币税制与监管体系不仅是法律合规层面的需要,更是洞察市场发展潜力和风险格局的关键。本研究将围绕基础税制和监管框架两条主线,呈现新加坡加密生态中制度与市场的互动,为投资者清晰描绘新加坡加密行业现状,以期为商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。
二、监管框架很多时候,加密货币往往伴随着风险等词一同出现。与多数司法辖区不同,如美国各州之间对于加密货币有独特监管规定,新加坡的加密货币监管体系以其清晰性与平衡性著称。虽然对于许多 Web3 公司来说,在新加坡获得相关资质与牌照并非易事,但正因为此,新加坡本土 Web3 企业的风险得到明显控制。
在新加坡,加密资产的税务与金融监管分别由新加坡税务局 (Inland Revenue Authority of Singapore, IRAS)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(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, MAS)展开。
加密货币的税务征管主要由 IRAS 负责。作为国家税务主管机关,IRAS 制定并落实涉及加密资产的所得税与商品与服务税(GST)等政策,涵盖企业与个人在持有、交易、支付、发行等各类活动中的纳税义务。IRAS 已发布多份专门的 e-Tax Guide(电子税务指南),分别针对数字代币的所得税处理和数字支付代币的 GST 处理,明确不同类型代币(支付型、效用型、证券型)的税务分类、应税事件及计税原则。同时,IRAS 还牵头推进加密资产报告框架(CARF)在本国的实施,在跨境税务信息交换中发挥核心作用。
MAS 主要实行对加密货币的金融监管权,其不仅承担着中央银行的功能,也作为金融业和支付服务的综合监管机构,对加密资产相关业务的许可、合规与风险控制具有重要影响。如 MAS 对数字支付代币服务商(DPTSP)的牌照要求以及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,都会间接影响相关业务的税务处理方式和合规路径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币市有风险、投资请慎重。
- 比特头条